田迎棠 2005-12-13 13:09:30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3月第4卷第5期
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也使心理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这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共识。如何应用古代医学情志学的精髓来丰富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内容,进而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1 古代心理因素致病理论概述
早在公元前5~3世纪,我国最早的经典医著《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医学心理学方面的描述。它认为精神情志的变化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原因,如“七情郁结”可引起“气血凝滞”,并指出,“噎膈”是“暴忧之病”。它强调“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又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充分阐述了七情所导致体内气机的变化。除《内经》之外,华佗的《青囊秘录》也有精辟的记载,“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则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这些论述,无疑重视了人们平常的心理卫生,也肯定了心理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倡医生在诊治疾病时重视心理因素,了解心身的关系,树立整体观念。例如《内经》中提到过的“古人单纯,近代复杂”的观点,意思是说:古代人的思想比近代人单纯,所以古人的疾病也比较容易诊治,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处理事物时自然就丰富了思维内容,增加了考虑问题的复杂性。由于心理活动的错综复杂,不但使整体医学观念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同时在治疗疾病上也受到了心理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治病的方法和治疗的效果也受到了一些影响。这些都是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理论十分重要的描述。
2 医学情志学与心理卫生
古代医学情志学不但在论证和描述心理因素致病的理论上有着精辟的见解,而且在心理医学前列腺癌上也有着现代医学可明确借鉴的重要论述。宋欧阳修《秋声赋》云:“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墨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欧阳修的这段议论,抛开它的生活的消极意义而不论,仅就其心理卫生意义来说,是有一点道理的。
祖国医学在记载疾病的心理疾病因素中常常提到五劳、七伤、六极,若论其与心理卫生之关系,那就更加密切了。《金匮要略今释》云:五劳为“志、思、心、忧、疲”。七伤则谓五脏与情感之关系,除七伤之外,尚有五志之内伤,即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严用和《济生方》谓六极为:尽力谋虑,成肝劳者,应乎筋极;曲运神机,成心劳者,应乎脉极;意外过思,成脾劳者,应乎肉极;预事而谋,成肺劳者,应乎气极;矜持志节,成肾劳者,应乎肉极。五脏六腑之气衰,形体皆极者,为精极。
纵观五劳、七伤、六极,莫不与心理卫生关系颇大,它既说明古代医学家对心身医学的严密考究,又为现代心理医学致病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学在研究心理因素致病中也往往从个性特征与心理环境方面认识,如:高度自我强制、过分激进、强烈的欲望与雄心大志的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危险有关;情绪抑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精神消极与肿瘤的发病有关。联系古代心理学的内容,这些心理病因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无不包涵在祖国医学情志学的研究范畴之中,具体来说,许多也是建立在祖国医学的五劳、七伤、六极的心身医学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3 古代心理治疗概述
古代医学情志学对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考证了疾病的心理病因,阐明了心理卫生的重要性上,更重要的还是情志调节治疗给现代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和千百年来证实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右保真元》中郭康伯有诗云: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内经》中也早就有“精神不 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论述,充分阐明了注意情志的调节在人类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的重要作用。华佗的《青囊秘录》云“……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这就说明心病须心药,医心为其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称为好医生。
祖国医学的情志调节治疗并不为“医者意也”,也不同于迷信巫咒,它有其主要适应对象,如一般之所怀不遂,事与愿违,失志伤怀,寡欢悒闷等所引起之唏嘘惆怅,感慨系之,心灰意冷,郁郁终日的“郁”症,它表面难以启齿,内心时存隐痛,这些则有赖于医生的灵心妙口,解谕宽慰,或迂回婉转,或直言忠告。这就很容易想到现代医学中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症”时的暗示治疗,开导劝慰式的心理治疗等。而祖国医学独特的情志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情志传递法、语言疏导法、以情胜情法、情志转移法等。所谓情志传递法是医护人员以高尚的情操、整洁的仪表、稳重的举止、亲切的语言、精良的技术,唤起病人的乐观情绪,通过皮质和内脏相关的机理来改善机体调节机能,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情志治疗方法。语言疏导法是医护人员通过与病人交谈而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悦情志,使病人达到生理和心理平衡的方法。以情胜情法是采用情志相互转变、相互制约的理论,以情胜情,使人气机恢复、脏腑阴阳气血协调的方法。情志转移法是诱导病人将其注意力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以打破情志上的恶性循环,建立新的良性循环的一种情志治疗方法。因此,祖国医学的心理治疗也是灵活的、多变的,应依据病人的心理状态而定,这与现代医学的心理治疗多样化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现代心理医学治疗中,许多是借鉴和采纳了古代心理疗法的。
4 小结
因此,了解和挖掘祖国医学情志学的宝库,对开辟现代心理医学不无指导和借鉴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古代心理医学得到更好的继承、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