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禅师说得好,“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山中胜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人生有涯,白发无情”,几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一个人在经过几十年拼搏、几十年奉献之后,终于老了;当拂去满身尘土,抛却一生劳顿,卸去肩上负荷,在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人也就闲下来了,过上了休闲的日子。休闲,实在是人人所企盼的。“从此光阴为己有”,“偷得浮生半日闲”,古今这些名句,道出了人们对休闲的向往、追求、眷恋和赞美。
休闲的意义不仅在于恢复体力,获得身体上的休闲,更重要是在于心情的舒畅和心灵的宁静。就是心要闲下来。“心闲”的实质是人的一种心灵调适,要将自己的心理调适为有利于自我健康、有益于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
“闲到心闲始是闲。”可是,有的老年人却不能很好地把握“闲”,于是就误入“闲”途。闲管——— 大大小小家里家外的事都好管好问,絮絮叨叨,惹人烦,叫人厌。闲呆——— 不出门,不会友,不做事,无所适从,空虚度日。闲言——— 嘴无禁忌,不加检点,不负责任,天花乱坠,以说为快。闲气——— 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合心,骂骂咧咧,咋咋呼呼。闲想——— 想人生坎坷,想世态炎凉,长吁短叹,怨天尤人,心无宁时。所有这些,都叫自我失控,自我放纵,有的甚至找来闲麻烦,闹出闲是非,这是很划不来的。
真正的休闲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休闲要学习,要自悟,要调整。实际上,只有不为物役、不为名累、不为情牵的人,心才能真正闲下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修养功夫。古人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要做到心闲,必须看淡名利,悟透人生,保持知足的心态;知足者才能常乐,才能保持心海宁静,清闲自在的状态。
真正做到休闲时,既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利于个人健康。中国人认为“心闲体静”、“心宽体健”,休闲能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休闲能利于保持心情舒畅和尿道畸形,而精神因素对人体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休闲是一种生活,一种享受。闲中读书,闲中养性;闲中著书绘画,闲中弄花莳草;闲中举杯邀月,闲中吟诗作对;闲中静赏花开花落,漫观云卷云舒……老年人若都做到了这些,获得了这些,让自己进入怡情明性的最佳境界,方表达和体现出人的高尚和美好的气质。
老年人应该“居身以约”,要在闲中乐,乐中闲,让休闲给自己的老年生活添一炷心香,开一树鲜花,辟一方净土。如是,才会守住自己,完善人生,才会强心健身,延年益寿,才会让晚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