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肥胖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强度中等,甚至运动强度比较小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但每天运动时间应该适当延长,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运动量。
运动量大小的和身体的总耗氧量成正比,而总耗氧量和心率成正比。因此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成人运动量心率公式: 最高心率次/分钟=(220-年龄)x0.75
过度运动的弊处:运动量过大,使身体过度疲劳,会影响健康。
过小运动量的弊处:过小的运动量,人体的热能消耗只有糖,并不消耗脂肪。
运动量包括两方面含义:1、运动总量 2、运动强度
1.运动总量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训练效应,一般每周的总运动量(以热量表达)应在700一2000kcal,(约相当于步行或慢跑10一33km)。运动量小于700kcal只能达到维持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而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运动总量的要求无明显性别差异。热量与METs有对应关系,可以互相推算。由于METS已经消除了体重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多采用METs表达。热量与METs的换其公式:热量=代谢当量(METS)×3.5×kg体重/200。即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年龄、病情、体质等)选择大致的每周运动总量如1500kcal,换算出一周需消耗的总METS。当然METS本是强度单位,这里是数学换算。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必须达到一定训练阈值或水平,才能产生充分的心血管训练效应。这种阈值称为靶强度,一般以最大强度的百分比表达。医嘱或运动处方所规定的靶强度为运动中应该达到的运动负荷或心肌负荷水平,可以用心率(靶心率)、心率贮备、METS、主观劳累计分等方式表达。靶强度与最大强度的百分比实际上是训练的安全系数。一般认为靶强度为40%一85%VO2max或METS,或60%一80%心率贮备,或70%一85%HRmax,靶强度越高,产生心脏中心训练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研究认为,达到中心训练效应的靶强度应该达到95%HRmax。
靶强度主要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出现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或达到最大运动时的心率、代谢当量和主观劳累计分来计算,即采用运动试验中的最高强度指标,乘以相应的安全系数。
当然操作起来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灵活对待,而不拘泥与公式或数值。选择运动量还应考虑患者服用药物、并发症、主观接受程度等影响。为了安全若有条件以运动试验为依据较好。
根据自身的耐受力,每天都跑。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